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案由 > 合同纠纷 >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 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 > 城里人回农村建房是怎样

城里人回农村建房是怎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2-05 07:31:36 人浏览

导读:

城里人回农村建房,是违法的。但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城里人也是可以到农村盖房的。接下来,法律快车的小编为您介绍城里人回农村建房是怎样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城里人回农村建房,是违法的。但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城里人也是可以到农村盖房的。接下来,法律快车的小编为您介绍城里人回农村建房是怎样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城里人回农村建房是怎样

  一、城里人回农村建房是怎样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城里人想在农村买宅基地建房,那是不行的,是违法的。国土部、发改委等官方多次强调,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的口子不能开。但是城里人真的就没机会在农村盖房子了吗?其实,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城里人也是可以到农村盖房的。

  二、城里人怎样回农村建房

  1、城里人可与村民合作建房

  近年来,国家对于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是大力支持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给予支持。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统计,目前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已达到850万,在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3100万,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而下乡人员总得有一个居住场所。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84号)就提出,在符合农村宅基地管理规定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允许返乡下乡人员和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

  2、城里人可租赁农房居住或开展经营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宅基地和住宅闲置浪费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盘活农村宅基地和住宅,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农村宅基地和住宅的盘活工作。

  2019年9月30,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规定,鼓励利用闲置住宅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创意办公、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以及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仓储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2019年9月11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规定,鼓励村集体和农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通过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依法依规发展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等。城镇居民、工商资本等租赁农房居住或开展经营的,要严格遵守合同法的规定,租赁合同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合同到期后,双方可以另行约定。

  3、家庭成员中有一人是农村户口

  这种情况现在也很普遍了,比如有很多兄弟姊妹的家庭,部分成员早已经把户口迁出农村,但随着老家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现在也想回家建房,与兄弟姊妹一起,在老宅基地上建多层房屋。不过对于这种情况有两个注意事项:

  一是宅基地面积、高度不能超标,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宅基地面积标准,要严格执行;

  二是非农户口的家庭成员虽然可以一起建房,但由于没有农村户口,只能出资出力,对于宅基地是没有什么权益的,后期一旦发生纠纷就比较麻烦,最好是能签订一份书面合同,把每个家庭成员的份额都写清楚,有备无患。

  4、重新把户口迁回

  目前虽然取消了农业户口,户籍不再有农业与非农业之分,但是城里的户口和农村的户口还是不一样的。农村的户口有宅基地、承包地等,城里户口没有。所以很多户口迁到城市的朋友又想把户口迁回农村。

  特别说明:如果虽已把户口迁到城里了,但家里的宅基地、承包地还没交回给集体的,那按国家最新政策规定,集体不能强制收回的,可继续使用。

  三、城市人禁止在农村建房的法律规定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2004年10月21日)

  (十)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的管理。禁止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禁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引导新办乡村工业向建制镇和规划确定的小城镇集中。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71号)

  二、严格规范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农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给本村村民,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租用、占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搞房地产开发。

  是违法的。国土部、发改委等官方多次强调,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的口子不能开。城里人回农村建房是怎样,法律快车的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若有更多法律问题,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